你根本想象不到,沙特为了治理沙漠有多拼,可拼来拼去,最后绝望的发现,自家沙漠的面积越来越大,绿洲越来越少。

提起沙特,相信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,这是一个靠着石油走上人生巅峰的国家。
全世界24%的原油都在沙特,多年来石油产量稳居世界首位,“家里有矿”说的就是它。仅2016年一年,沙特的石油出口收入达到了1362亿美元,是第二名俄罗斯的两倍。
世界给你开了一扇门,就会给你关上一扇窗。用这句话来形容沙特再合适不过了。
沙特的国土面积为215万平方公里,国土面积不小,在全球范围内能排进前15名,但大部分的地区都是沙漠和贫瘠的荒漠。虽然“富得流油”,但遍地黄沙确实是一件糟心事。
那么问题来了,既然沙特这么有钱,为什么不治理下沙漠呢?
沙特真的很有钱么?
在沙特,就算是一个普通的清洁工,月薪都能达到上万美元,那些沙特王子啥的更别说了,每月的零花钱就能达到几百万美元。
沙特很有钱,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,根据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,它的GDP连韩国的一半都比不上。
真实上的沙特,其实是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,全国3000多万人口,将近三分之一生活在贫困线以下。沙特的石油资源只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,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沙特王室。

沙特每年卖出的石油收入,超过80%流入到王室手中,他们的总资产高达1.4万亿美元,相当于16个英国王室。
1%的人,却掌握了沙特90%的财富,与其说沙特有钱,实际上是沙特王室有钱。
沙特王室这么有钱,为啥不把沙漠治理一下
想要治理沙漠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,这是一项浩大、复杂、长期的工程。古人曾经说过:要做大事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三者缺一不可。
在我看来,沙特想要治理沙漠,这三者都不具备。
1、缺天时
是否存在沙漠,只有一个原因:即雨水少。
沙特属于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,这里的气温高,有着世界“极热”之称。别看沙特三面环海,这片区域常年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的控制下,盛行热带大陆气团,湿润的海风根本吹不进来,全年没什么雨水。

沙特去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,而且变化很大,有时候还会出现多年无雨的情况,再加上日照强烈,蒸发旺盛,更加剧了这片地区的干燥性。
2、缺地利
纵观沙特整个境内,根本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流或湖泊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毕竟全年几乎不下雨,无法汇集水源,就算是费尽心思弄个水库蓄点水,在干旱的气候环境下,也会很快的蒸发殆尽。

除此之外,沙漠的流动性也是一大难题沙特境内的鲁卜哈利沙漠,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大的沙漠。沙漠的流动性主要还是由季风引起,最大风力可达10-12级,强大的风力卷起大量浮沙,形成风沙流,不断改变地表面貌。
试想一下,在长期缺水和风沙的侵袭下,那些为了治理沙漠而种下的植物,根本没有存活的可能。
3、缺人和
前文说过,沙特是个贫富巨大的国家,整个国家的失业率高达70%,1000多万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。虽然贫困人口挺多,但架不住沙特的福利好。
虽然沙特本土居民能够享受各种福利补贴,但长此以往下去,就会给他们造成一种恶性循环,就是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。说白了就是福利太好,把人都养懒了。

这背后反应的,是沙特严重缺乏人力的社会现象,沙漠治理工程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人力,就算是挖个水渠,也得有人来操作机器不是。
沙特为了治理沙漠,曾做过很大的努力
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,沙特凭借石油一跃跻身“富国”行列,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。兜里有钱了,沙特就琢磨把沙漠治理一下,最起码也得开发出几块良田,能保证粮食自给自足。
1、海水淡化
海水淡化是水来源最为丰富且持续的方式,然而由于能耗极高,所以海水淡化需要大量资金与技术,不过坐拥全世界最高石油产量的沙特可不差钱,缺的是技术。

沙特每年投入数百亿美元,从其它国家引进海水淡化成熟的设备和技术,以此作为日后国产化海水淡化厂的蓝本,并开设海水淡化培训中心,培训自己的海水淡化工程师。
目前,沙特是世界最大海水淡化国,占世界海水淡化量的20%。

别看沙特从海水中提炼出的淡水挺多,这些淡水资源,首先要保证的是居民用水,其次是工业、农业方面的用水,想要用海水淡化来治理沙漠无异于杯水车薪。
2、开采地下水
沙特在开凿深井方面有悠久的历史,早在1930年便在利雅得开凿了深达1200多米的井,从此便在全国各地开始了“深挖井”的运动。
已成沙漠的土地只要有水,撒上一定比例的土与砂岩并混合,同时种植上耐旱的植物,时间长了沙漠就能被重塑为良田。从1970年开始,沙特全国可耕地面积有了大幅的提高,一个个直径1000米的“麦田怪圈”出现在沙漠当中。

这种方法只能“解一时之渴”,大部分的地下水是不可再生的,地下水位的下降引起了海水的入侵与地面沉降。
沙特大量开采不可更新的地下水来治理沙漠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做法,这种“竭泽而渔”的发展方式让土地加速盐碱化,许多治理好的绿地重新变为沙漠。
说在最后
沙特的小麦产量从1970年代的20多万吨,陡增至1990年代的450多万吨,不但完成了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,还有160万吨可供出口,让沙特一度成为了小麦第六大出口国。
从这个数据中就能看出沙特治理沙漠的卓越成效。对于一个沙漠国家来讲,属实不易。
不能说沙特没有治理沙漠,他们也曾努力过,但这个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,要风没风,要雨无雨,只能说它太难了。